公元二零一一年(平成二十三年)

雖與香港相隔二千多公里,但吉祥寺的天空仍然常在心中,縈繞不息。

一直抱著夢想,追尋理想,今天,終於站到了通往理想的起跑線上。

今後要學習的,已不止是日本語……

今後Roy要跟你們分享的,比你們所想像的更多。

土曜日, 4月 17, 0022

港鐵日文讀法(荃灣線)

此文為純分享,讓大家知道日本人,當他們乘地鐵時,會怎樣讀站名呢?

可能大家都會知道,在日本車站是叫「駅」,例如東京駅、新宿駅等。理所當然,在中國/香港的車站,因為大多漢字是相通的關係,他們也會這樣稱呼,例如広州駅、旺角駅等。以前上日文堂的時候,當談到地名的時候,很多時都是讀英文胡混過去算,又或是讀「日文式英文」。例如灣仔就讀Wan Chai,銅鑼灣是「Co-su-wei-yi be-yi」(Causeway Bay)。

好像中環是Central,日文也有直譯的「セントラル」,但原來很多日本人也會讀「中環駅」而不是「セントラル駅」。

好了,那麼香港的站名,日文是怎樣讀呢?又是不是所有站名都有對應的日語發音呢?我們一起來看看,先從荃灣線開始︰

荃湾線 (せんわんせん - Sen Wan Sen)

1. 荃湾 (せんわん - Sen Wan)
2. 大窩口 (だいかこう - Dai Ka Kou)
3. 葵興# (きぎ きょう - Kigi Kyou)
4. 葵芳# (きぎ ほう - Kigi Hou)
5. 茘景 (れいけい - Rei Kei)
6. 美孚 (びふ - Bi Fu)
7. 荔枝角 (れいしかく - Rei Shi Kaku)
8. 長沙湾 (ちょうさわん - Chou Sa Wan)
9. 深水埗 (しんすいほ - Sin Sui Ho)
10. 太子 (たいし - Tai Shi)
11. 旺角 (おうかく - Ou Kaku)
12. 油麻地 (ゆまち - Yu Ma Chi)
13. 佐敦 (さとん - Sa Ton)
14. 尖沙咀* (チムサアチョイ - Chimu Sa Choi)
15. 金鐘 (きんしょう - Kin Shou)
16. 中環 (ちゅうかん - Chuu Kan)

# 查了葵的音讀是「きぎ」,不過應該很少用,所以究竟日本人會讀Kigi還是廣東音Ku-wai,仍待查證。
*尖沙咀是異例,因為是出名景點關係,沒有遵循日語讀法,就用廣東話直讀。

有錯/補充請加以修正,互相分享,小弟自己也想知更多。

木曜日, 3月 11, 0022

人在孟加拉(Day 6)

在達卡的兩個大城小發現︰一﹑原來在這裡買煙是逐支買的,TK 5(HKD$0.56)一支,便宜吧?二﹑雖然沒有麥當勞,但原來這裡也有Pizza Hut和KFC,但全孟加拉只有四間KFC,這一間在達卡的是位於有錢人地段。當然啦,是有錢的人才會吃得起這些外國貨。這裡就是達卡。

今天要做的只是繼續去剩下的兩間客戶那邊,要做的事情也不多,要教的也教了這裡的同事,不過回香港並不代表旅程結束,因為孟加拉這邊仍有很多跟進工作。

先撇開工作不談,完成客戶探訪後,同事也很好人地帶我到當地最大的手信店買手信。手信店裡看到平時看見孟加拉男人會穿著的那一種裙,原來跟印度的也不相同。不過至於兩者有甚麼分別,我也不深究了,其實在香港人眼中(例如我),會覺得這裡會印度真的很相似,無論在食物以至穿著方面,好像都是同一個種族一樣。

經過今次的行程後,我已為孟加拉首都達卡重新定義︰達卡是看似無秩序,但是卻亂中有序。無數的車就像小水點一樣互相交接分合。達卡是貧苦但友善,毋須每所地方都要貼著「文明友好對待訪客」的大字報,這份友好是從達卡人心底發出的。



達卡國際機場。在達卡有兩個機場,一個本地一個國際


從酒店望出去,你可以見到很多爛尾樓


雖然窮,但是新聞自由做得很好,正如報紙上說的people's rights to know


今天經過的一個當地主題公園,前面的是CNG三輛車

水曜日, 3月 10, 0022

人在孟加拉(Day 5)

過去兩天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辦公室裡做講解,而今天終於有機會到客戶的公司實地視察,由於同事有司機車接送,所以交通方面並沒有問題,但由於天氣熱的關係,就算在車內有冷氣,一樣可以感覺到熱力迫人。有機會到辦公室以外的地方走走,可以多看一點孟加拉不同的城市面。但如果你看得多的話,你就會發現在這裡大多數的建築都是破爛或是未起好的,其實也是在自己意料之中。這裡根本是沒有一樣東西是完整的。

聽我的同事說,這是因為孟加拉沒有人/系統去管理好這裡,例如馬路上的巴士,驟眼看我以為已經用了十多廿年(其實就算十多廿年也不可能會這麼破舊),但聽當地同事講原來只是兩年,便已是這個樣子。其實這個國家也有很多先進的地方,但所有東西都嚴重缺乏管理,所以壞了也沒人會修理,久而久之便是這樣子了。

孟加拉人很喜歡跟人握手打招呼,由今天足以看得出來。一見面就是握手,或是問你喝甚麼(好像不能拒絕),這大概是因為他們當我是貴賓吧,難得有來自香港的人來。

在往一間客戶的途中,我們吃過了飯,是一種由牛腩和特別醬汁煮過的飯製成的Biryaki。雖然餐廳不太衛生(其實在孟加拉到處都是這樣,我都習慣了……反而這幾天腸胃都沒有問題),但這種飯的味道真的不差。原來聽同事講這種Biryani是孟加拉的名物,新加坡人(跟我們公司partner的公司就是位於新加坡)到來也會吃這個。在這裡還有一種酸奶(其實不知是甚麼),老實說聞了也想作嘔,因為喝下去就像是腐爛的芝士一樣……算了別提了,想起也不開胃。總之除了這飲品外,其他食物我也很歡迎。

之後我們坐人力車過數條街到另一個客戶,所以說今次旅程其實很充實,因為在這裡很多交通工具我也坐過了,就只差巴士未坐過(不過我也不會夠膽學他們這樣擠進去)。

今天因為要上三間客戶,所以工作得比較晚,但其實說晚都只是晚上八時左右而已。在這裡,明顯節奏會比香港慢一大截,所以雖然我是來business trip,但其實不是太辛苦,習慣了這裡的環境以後,反而覺得有點像是在度假。

火曜日, 3月 09, 0022

人在孟加拉(Day 4)

今次的行程,我主要的職責就是要負責向孟加拉分部講解新系統的運作,所以頭三天都是不停的講講講,我想經過今天後我連發開口夢也懂得怎麼說了。不過話說回來,我自己也開始習慣這裡了︰今早是坐同事司機的車子,經過一樣的破屋(可能你會問破成怎樣?想像一下馬頭圍道倒塌的旁邊那一座,是不是牆身裂開看見裡面?達卡的房屋就是這樣的了,還好意思寫著出租……)然後又是橫過那些多車又川流不息的馬路,到達公司……

這幾天的行程很緊密,想到處觀光一下,但也沒有這個時間。每天的生活好像也是重複著吃早餐﹑和同事出發到公司﹑講講講﹑吃午飯﹑完了再講﹑晚飯……不過今天午餐吃中國/泰國菜,總算可以換換口味了。不過雖說是中泰菜,但也是孟加拉化的了。基本的炒飯加上菜﹑炸雞炸菜餅(孟加拉人看來很喜歡煎炸食物)……也很夠飽了。

今次行程中其中一個最主要的障礙我想是語言了。交通方面,很多的士司機也不懂英語,但幸好有當地同事幫忙管接送,才不算是一個問題。他們其實也是很樂於助人的。不過在講解當中的提問,由於有些人說的是帶口音的英文,更甚者不懂英語的也有(只懂關鍵的單字),要用很多的身體語言才能解決問題,這比我在日本的情況更難,因為我不懂他們biribara的孟加拉語(只懂一個——OK沒問題是讀「take-a-sit」,這個頗好記)

喜來登酒店的晚餐還可以啦,每晚都有不同的款式,如今晚便是泰式,不過不經意的叫了一杯橙汁,原來是另收費的,盛惠TK 300(約HKD$34.09)。

月曜日, 3月 08, 0022

人在孟加拉(Day 3)

在酒店的每一天早上,都會有一份免費報紙。在孟加拉,有幾點是不得不讓香港人大開眼界的。首先,是他們的報紙。別以為孟加拉是落後國家,新聞也就落後。相反,他們的新聞和報紙,言論自由做得很好。政府其實也不會太管他們寫甚麼。例如他們會寫新聞抨擊政府,社論也很敢講女權等,這比很多國家都優勝。另外這國家雖然車輛多﹑空氣污染嚴重,但他們也習慣了購物時不用膠袋。這兩點都不得不令人稱讚。

這兩天的早上都是吃酒店的免費的自助早餐,其實以孟加拉酒店來說,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。不過由於早餐每天款式一樣,相信吃到了第三天也會開始厭了。

今天本想跟同事走路回公司,但最後還是乘CPG去了。星期一早上的達卡是一週的第二個工作天,沒有星期日那麼繁忙了,但還是一樣車水馬龍。交通燈仍舊不會動(不知起來幹甚麼了),整個城市亂中有序。撇開少少說,今天看了報紙,說達卡被the Economist選為尾二「最不能住的城市」(unlivable city)。字裡行間開得出達卡人的失望,但生活仍是要繼續,不論你富有或貧窮。

回到CPG裡面,從車外聽到連綿不斷的喇叭聲,但大家都沒有一點怒意。如果在香港,這樣駕車早就被人問候娘親/全家了。但既然大家都知道是這樣無秩序,那響喇叭又有何用呢?原本我是較了早上八時起床的,但每天7時45分左右已被酒店外的汽車喇叭聲吵醒了。這些喇叭聲響遍整個達卡,煩擾程度,可想而知。

望向車外,你會見到各種各樣的人︰有貧窮老伯問車中人拿錢﹑有下肢不能動的人坐在木板製成的車上當輪椅走過﹑不怕死過路的路人……我奉勸各位想不開生無可戀要自殺的人,死前先來達卡看看吧,你會有無窮盡的新奇發現,還有看到你是多麼的幸福。

到了公司後其實一切也跟昨天一樣是以工作為主,所以不太特別,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中午的午飯。雖然又是在樓下的餐廳吃,但今天又跟昨天有些不同。有蝦和魚做的肉丸已是見怪不怪,還有一種是用香蕉做的丸,我咬了一口,味道就像吃山葵(wasabi),十分有趣。他們也很喜歡吃煎炸食物,炸魚是他們的首選。這些食物,他們會用手弄碎伴飯一起吃,到了第二天我也看慣了,這是他們的文化。他們也很好人,給我湯匙可以盛飯吃。飯後有汽水飲,他們用汽水樽是比香港那種瘦的玻璃樽,但可樂的味道是一樣的。我想全球的飲食,可樂算是比較特別,因為無論在哪裡都是一樣味道的。就算是水也不全會。飯後還有些小食,一些像花椒肉桂的物體,還有些牙簽鋪面。牙簽當然不能吃,但那些肉桂和花椒粒,咬下去像是吃到了中藥般,雖然不至於難吃,但很難想像他們會當飯後甜品。不過總的來說,在這次行程我吃了很多孟加拉人的美食。

日曜日, 3月 07, 0022

人在孟加拉(Day 2)

在達卡的第一個早晨。

約好了在這邊的同事9:40am於酒店大堂集合,由於星期日早上交通繁忙,加上該同事的車子被司機放進了維修站,所以我們只有乘CPG(機動三輛車的一種,當地人又稱auto)前往公司。以前曾經住過雅加達,但印象中只有私家車接送,所以這算是我頭一趟乘這些「三腳雞」。這些小車是前面一個輪後面兩個輪,使用中國製造的發動機,帳篷有很多花圖案設計。乘客和前面的車伕隔著一道鐵絲網,而司機位子十分原始,沒有指揮燈和速度計,只有一陣陣的塵土和柴油味。這些情況,就像在玩遊戲一樣,只是今次是真正的道路,那種感覺在香港是不可能發生的。

由酒店到公司車程十分鐘,盛惠50塔卡(約HKD$5.62)。落車後可能同事也怕我第一次來這裡不習慣,都扶著我的手過馬路。要知道這邊的交通規則十分簡單︰就是沒有規則。表面上是左上右落,但是很多三輪車也會逆線而駛,跟本就是亡命電影情節。

孟加拉的分公司位於某大廈的頂樓11/F,很明顯電梯也是八十年代設計,還好是自動門而不是手動。到了之後見了一班同事,他們都很友善,而我今天的職責就是要講解我們用的系統,因為這邊也將會採用。但在系統訓練期間,大廈內的電力幾度停電,他們也笑笑口對我說「no problem, no problem」,原來他們這裡的電力供應非常不穩定,一天內停電兩三次是家常便飯。但他們的系統都很先進,至少他們的電腦是用Windows XP,速度也不賴。

中午跟他們去吃飯,去了大廈地庫的餐廳,今回真的吃正宗的孟加拉菜了。有甚麼吃呢?可惜我沒有拍下,但大約都和印度的差不多。都是些用香料做的雞﹑魚加上白飯,也有菜。其實味道也不差,就當自己是吃不同種類的咖哩吧。但當然我不敢浪費食物,在這裡很多人可是兩餐都不得溫飽的。

下午繼續工作,其實也沒有甚麼特別,完結後已是差不多六時了。回程的時候由同事送我回酒店,坐的是叫「tuk tuk」的三輪車。這是另一種三輪車,跟CPG不同,除此以外,還有人力車「Rickshaw」。這跟新加坡或是舊時的香港一樣。

晚飯時候其實也不會選擇出去吃,要麼是酒店的自助餐,要麼是一個杯麵解決掉算了。因為晚上的達卡好像也並不太安全,所以安全起見還是留在酒店為上策。一般達卡人要進酒店並不容易,因為是外國遊客或是貴賓住的,進入酒店要過scanner,以及放背包過X光掃瞄,像過關一樣。不過他們見到我的掃瞄器發響聲也讓我通過(it’s OK, just go),想必我是住客也不會有甚麼問題吧。

土曜日, 3月 06, 0022

人在孟加拉(Day 1)

廿多年來的自己,從沒有想到有這樣的一天。

孟加拉,一個向來只會從「新聞報導」和「饑饉三十」中聽到的名詞,如今活生生地,以比阿凡達更真實的方式,在我面前無限擴展。

因為我的公司是跟新加坡的一間公司有合作關係,我們的銷售網絡因而遍佈全東南亞。從最基本的內地﹑馬來西亞﹑台灣,到汶萊﹑柬埔寨﹑遼國﹑甚至現在我將要到的孟加拉。

之前在這裡已經說過一些關於孟加拉的資料了,不過無論我如何翻查維基百科,看討論區資料也好,相信一定不如我親身去看去聽的來得真實﹑來得震撼。當然出發前,自己一定會做了一些資料搜集。不過可能對香港人來說,孟加拉真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國家,有關電話和插頭的資料(只知道跟香港一樣220V),中文的討論區等都沒有記載。看來還是在到那邊時問酒店算了。

星期六的下午到了機場準備乘港龍前往孟加拉首都達卡(Dhaka)的客機。今次對我來說達卡並不是飛得最遠的地方。其實我在小時候因爸爸工作關係,暑假時已到過印尼雅加達很多次了,原來去達卡的飛行時間也一樣,是四小時。

我原以為乘客大多都是孟加拉人,誰知候機時卻很不同。有不少都是操英語人士,還有不少是青少年,可能是跟大人一起去吧。而這機是途徑達卡再往印度的加德滿都(Kathmandu)的,他們可能是前往那邊。還有不少日本人,應該也是有生意在那邊吧,做甚麼的就不知道了。總之現在對日語也很敏感,所以也經常留意著。

今次行程為五日六夜,對,不是六日五夜,因為首先我是傍晚機於星期六晚到酒店住一晚,之前星期日開工。對,在孟加拉這邊是星期日開工,星期四收工。工作五天後於當晚check-out往機場,所以是五日六夜。

終於到了達卡國際機場(Zia International Airport)。現在想起,其實也比較難想像香港會有直航機到這裡。一如我所料,這裡跟雅加達很相似,簡直快要聞到了小學時在雅加達聞到的柴油味。

在這裡比較難克服的其中一樣東西是語言。孟加拉語是這裡的主要語言,英語是次要。來之前我知道很多人力車及的士司機也不懂英語,真不知怎麼溝通……還是到酒店後拿張名片好了。在過入境處的時候,那個警察可能出於好奇,問了我幾個問題,但是我每次都聽不太懂他的英語,他又笑笑口問身旁的那位,搞了幾次才過關。即使是懂英語,也因口音的問題而互聽不懂。我相信他們要聽我的英語也不容易。

到了那邊後有私家專車接送往酒店,司機很好人,又肯借電話給我打去當地接頭人,十分好人。當地氣溫其實頗熱,達31度,但是可能不太潮濕,所以感覺還可以吧。

今天的見聞不多,比較大開眼界的重點還是在這裡。安坐在車內,從機場往酒店途中我快速地瀏覽了孟加拉城市中心內的情景。像我這輛新車的,相信只限於往酒店的外國人。一架架掛著看不懂車牌的車和人力車,構成車水馬龍的道路。像印尼一樣,每個人都不怕車撞,站在馬路旁(可能是等巴士)或是在馬路間穿插。其中一樣印象深刻的是,有很多照越了「破爛」程度的巴士(雙層也有)﹑的士在行駛,看樣子真的是打完仗後用到現在,真佩服何解它們還能動?當然,擠迫的公車上還有很多玩命的「掹車邊」乘客,這在雅加達也很常見,並不出奇。看到每個人都擠上這樣破爛的巴士,我覺得想笑又想哭。笑著佩服這些車還能動的同時,不禁慨嘆為何我們之間會有這樣的分別?坐在酒店私家車上,跟外面迫巴士的人對比,我們好像隔著了一道牆。像我同年的青年,現在在達卡都做甚麼呢?達卡有一所大學,但相信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高等教育,很多人都活在貧窮線以下。不上大學,那在打工糊口?踏人力車?還是像卡旺市場(Karwan Bazaar)的那個人睡在街上?他們有未來嗎?卡旺市場是達卡的金融地段(至少我見到很多銀行),明天我到的公司也在這邊。算是城內最繁華的地方了,不敢想像郊區的情況有多落後。

之前說過,這裡跟雅加達很似,不過少了一樣東西——華僑。這裡是華僑尚未到來的雅加達。我是公司第一個派來的職員(當然之前有經網絡接觸過),算是「開荒牛」的一種吧。到了這個時候,只有去這些地方,才會有發展機會了。

說回我住的達卡喜來登酒店,當然沒有香港的酒店豪華,但比起外面的世界,這裡已是舒適的堡壘,一個城牆高築防止外人進入的堡壘。知道外面衛生情況不理想,這星期的早晚餐也會在這裡解決了。還有一點值得提的是,孟加拉人(或是達卡人)相當友善,可能我只是接觸了接待我的人吧,但給我的印象是不差的。好了,明天正式開工,今天就寫到這裡了。

木曜日, 2月 04, 0022

第一次出trip

近期愛上903電台節目「一八七二遊花園」,因為三位主持抵死搞笑,而談論愛情深入獨到。近日裡面有一個環節講饑饉三十,講朱薰同謝安琪去孟加拉探訪當地的貧窮情況。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也會有機會去這個國家。

因為公幹要到孟加拉,在香港可算是比較稀有的事了。相信很多人印象中是一個落後而戰亂的國家,而我亦不例外。孟加拉,地理位置於印度和緬甸之間,首都是達卡(Dhaka)。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,2006年的人均年收入為1400美元,比起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均年收入10200美元来說,還有很大的差距。黃麻是孟加拉國最主要的經濟出口作物之一。曾發生大規模動亂和難民潮,戰亂不斷。

好了說了大堆的背景,其實最初自己也擔心安全問題,不過上網查了後又安心了點,因為現時孟加拉現狀應該和越南相似,當然我也被身邊的人說「到了那邊夜裡不要外出」了。

正式出發日期是三月初,為期一星期的人在孟加拉經歷。不能跟我之前住過的日本比較,但唯一要數兩者相似的地方嘛,你可以查看孟加拉的國旗。

日曜日, 1月 31, 0022

血色星期一Season 2 第一話

關於這套劇,我也來寫點甚麼吧……

記得自己看《血色星期一》(ブラッディ・マンデイ)Season 1的時候,是我在東京住三個月的那段日子。那時這套劇和《流星之絆》一起追看,成為了晚上的一個娛樂(不過那時因為房間的電視太爛,我還是選了在電腦看,我相信當時隔鄰房間的人看了一定覺得驚奇……因為他們都是看電視的)。

以下內容有嚴重劇透,請看畢本劇後(或是沒有準備看劇)才繼續閱讀

Season 1一開始講述一名天才高中生黑客高木藤丸(三浦春馬 飾),為阻止恐怖份子在東京散播病毒而跟敵人周旋……好了Season 1的最後,沒有逮到恐怖份子頭目︰J(成宮寬貴 飾)和折原瑪雅(吉瀨美智子 飾),那理所當然地會有新一季的出現了。

今集講述恐怖份子回歸,折原瑪雅當然也有出場,但J卻不是自由身……那焦點就落到了新的敵人手中了……「魔彈之射手」……

今集仍然能保持著跟season 1同樣的緊張氣氛,當然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,例如手無寸鐵的九条音彌(佐藤健 飾)接到了折原瑪雅的電話後,為何不通知警方(third-i)而自己一個人去單獨會面等,可是還有最大的一個問題……



就是有一幕講恐怖份子帶了核彈上開往東京的飛機上,準備把飛機當成核彈毀滅東京。好了最初意念還不差,但之後third-i的霧島悟郎(吉沢悠 飾)控制了大局(其實一直也控制著大局,因為J根本手無寸鐵),接著的當然又是一貫式的拆計時炸彈場面。這個最新式手提式核彈相當細小,但如果像一個行李箱那樣細,為甚麼不最初就扔到海中心算了呢?還有如果高木藤丸真的那麼厲害,可以入侵俄羅斯政府拿拆彈密碼,那與他匹敵的大黃蜂(Hornet)要毀滅東京那需用核彈那麼麻煩?Hack入日本國防或是令東京大停電也可以了。

不過算喇,其實這套劇也是為了營造緊張感,才產生許多不合理的地方。只是最後朝田葵(藤井美菜 飾)還是救不回來了……Season 1的主角又少了一個,令人聯想到狠心的編劇甚麼也有可能做得出。但相信朝田葵的位置,是會有水沢響(黒川智花 飾)取代吧?

最後的感動位


J之後會有甚麼搞作(染了白髮是因為受了幅射影響嗎?)


(第二話於日本時間30/1/2009 8:00pm@TBS播出)

火曜日, 1月 05, 0022

零九年回顧

上一堂日語會話班,大家一起回首2009年︰

一番嬉しかったこと・幸せだったこと:
今年の上旬に新しい仕事を見付か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。

(最開心﹑最幸福的事︰
今年上半年找到了新工作。)

去年年頭在日本讀了三個月書回來,還有點擔心找不到工作,不過還好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,做到現在差不多十個月有多了。今後大家一起繼續努力吧。

一番悲しかったこと・不幸だったこと:
去年日本で一緒にいた友達と会えなくなったことです。

(最傷心﹑最不幸的事︰
再也見不到去年在日本一起的朋友了。)

去年在日本一起生活﹑讀書的朋友,在前年年底分開之後,大家能否再見,真是未知之數。希望我們能在日本/香港再遇吧。

至於日語方面,比較幸運的是,已順利地考取JLPT一級/BJT (A-D級)/BJT J1了,只可惜未能考上BJT J1+和漢檢二級。普通話也在進修中,今後定當繼續努力不負眾望。

2010年展望︰
1. 普通話中級通過,考取國家語委試
2. 考得JLPT N1
3. 考得漢檢二級
4. 希望自己工作上有突破

就先這樣吧,不要太貪心的好。

土曜日, 1月 02, 0022

JTEST成績發表

早前在上海考的JTEST,成績其實早在之前已發表了。但要托朋友Edward才能把這張證書帶回來。仔細一看,想要拿到更高級數,在聽解方面還須改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