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二零一一年(平成二十三年)

雖與香港相隔二千多公里,但吉祥寺的天空仍然常在心中,縈繞不息。

一直抱著夢想,追尋理想,今天,終於站到了通往理想的起跑線上。

今後要學習的,已不止是日本語……

今後Roy要跟你們分享的,比你們所想像的更多。

土曜日, 1月 24, 0021

成堆牛市的維園

看完恩田陸《三月的紅色深淵》後,意猶未盡仍想再看她的其他作品,恰巧圖書館有另一本《沉向麥海的果實》,原來是將《三》的其中一個校園故事重寫,不知為何覺得很有趣。誠意推薦﹗

Image of 沉向麥海的果實

內容簡介︰

被沼澤溼地包圍,與外界隔絕的奇妙學園裡,有忽男忽女的校長、三月一日開學的奇怪規定、離奇的失蹤事件、從圖書館消失的重要藏書等等,以及一則流傳已久的傳說:「在三月以外入學的學生,會讓學校走向毀滅之路。」

  彷彿夢遊鏡中之國的愛麗絲,二月的最後一天,理瀨進入了這個不可思議的「三月之國」就讀,在校內激起陣陣漣漪,一則又一則的神祕事件相繼浮現……

  恩田陸,日本文壇少數多方位的女性作家,知名度與人氣度居高不下,作品量少質精,並融合推理、幻想、懸疑、科幻等各種元素。閱讀恩田陸,彷彿在忙碌緊湊的現代生活中,開啟一扇通往神祕異世界的門,讓人愜意敞徉其中,展開一場只屬於自己的幻想冒險之旅!

我的感想︰

人人都認為這本書取材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,但我覺得更像《哈利波特》系列。太多相像之處了。兩者的學校都是呈自我封閉狀﹑兩者在校園內都接二連三發生了很 多神秘事件﹑兩間學校都有很多秘密通道……連兩間學校的校長都同樣地是一個很有成就﹑很出色的人。只是,《哈》的校長是光明派的人物,一心與黑暗鬥爭到 底,《哈》內的人物性格都很分明,但《沉向麥海的果實》內好些人物都讓人摸不著頭腦,校長更蒙上了一陣黑暗色彩。

有不少推理元素著實驚喜,可是最後的結局結束得太快了,有點失速且喘不過氣來。


今日和Joanna行年宵,和去年一樣的光景,不過今年不是鼠而是牛;不是吹氣NDS筆而是吹氣雞蛋仔(可噴不同深淺色模擬烘烤程度);吃的不是IEKA熱狗而是魚蛋燒賣……一樣的擠迫,買了鴨子浴帽給Joanna,自己則獲得這個︰



看到有一檔有賣JR站牌,一共五款︰新宿﹑涉谷﹑秋葉原﹑吉祥寺﹑六本木。二話不說我當然是要吉祥寺啦。眼見身邊的女士們全部都是新宿涉谷,更覺得這才是我的地方。順帶一提,這款JR牌設計是精美,但是有一個很大的bug(錯誤地方),起初也不發覺……

只有銀座線地鐵的六本木,哪裡有JR站呢?還是別太認真,一笑置之算了……

金曜日, 1月 23, 0021

年廿八

有不少人跟我說起,為甚麼我的日記都是一個月前的事?那你回港之後又做了甚麼?近況如何?

由最初的一兩天,仍散發著日本人的氣味,到現在在香港一個月後,已逐漸褪色,重新做回一個香港人。失業的我,現在不得不四處找工作。雖然經濟環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差,但是還好現在有數份工已進入面試階段,希望過年之後市況會好一點啦。

祝大家牛年進步,現在我們不會說財源滾滾喇,大吉利是﹗

最後有時間,多看了書。現在正朝推理小說迷的路進發,方才發現原來圖書館實在是一個美妙的地方。先說說其中一位日本作家,有故事女王之稱的恩田陸吧﹗她的小說集推理奇幻懸疑於一身,實在很多元化﹗

第一本我看的就是︰三月的紅色深淵

Image of 三月的紅色深淵

簡介︰

只因為履歷表興趣欄填上了「閱讀」兩字,鮫島巧一被派去參加董事長的三月茶會,茶會上,四個老人陶醉地談起十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一本奇書,這本書由作者自費出版送人,而且還訂下了奇怪的規矩:一,不能透露作者身分;二,不能影印;三,如果想借人,只能借給一個人,而且只有一個晚上。

這本令鮫島心生悸動的推理小說,就叫《三月的紅色深淵》……

恩田陸,日本文壇少數多方位的女性作家,知名度與人氣度居高不下,作品量少質精,並融合推理、幻想、懸疑、科幻等各種元素,這本《三月的紅色深淵》也同樣具備了恩田陸特有的「推理加幻想」之迷人風格。她將故事分為表裡兩側,並讓故事重疊,營造出謎團重重的氣氛,讓人沉醉在恩田陸的世界中。

獲獎︰入選「一九九八O本格推理小說 BEST 10」、「這本推理小說好棒!一九九八年版」

我的書評︰

第一次接觸恩田陸的書,竟然不是日文原版,竟然是一本超小說。所謂超小說,大概就是指書中有書吧。書內的四章每一章都是一個獨立故事,可分開看,但我覺得與其作為一本推理小說去看,倒不如說是作者藉此書抒發她對寫作﹑小說的看法。

此外作者天馬行空的寫法亦容易令人進入她的幻想世界裡。不過作者提到所謂的「青春」,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吧,未能完全認同。本書雖未能被當做推理小說去讀,不過作為認為恩田陸的第一書,我覺得還不錯。

木曜日, 1月 22, 0021

日語詞彙大不同

資料來自一本叫《日語知識百題》(北京大學出版社)的書,因其內容有趣,所以寫下來給有學日語的人分享︰

日語與漢語,似是有親戚關係,實則截然不同。漢字並非日語的全部,日語除輸入了漢字外,還有很多來自英美法德的外來語(以片假名表示)。

來自德國的,多是醫學用語﹑登山用語及哲學術語,例如︰
カルテ
テーマ
イデオロギー

來自法國的,多是藝術﹑服飾﹑烹飪相關用語,例如︰
アトリエ
デッサン
オブジェ

意大利語的外來詞則集中於音樂方面,例如︰
オペラ
アレグロ
フィナーレ

有些外來詞,被日本人加以漢字,如︰
club→クラブ→倶楽部
catalog→カタログ→型録
都是音與義巧妙結合的典型例子。

由外語大量湧入的情況可見,日語跟其他語言所不同的是,它的詞彙數量,遠比其他語言多得多。根據單詞量及理解程度的統計︰

如果你掌握了5000個基本詞︰
那對英語文章的理解為︰93.5%;
法語︰96%;
漢語︰91.7%;
日語只有︰81.7%
在日語要達到90%以上的理解率,最少要記一萬個詞彙。

另外,當你以為我們中國的廣辭苑收錄了23萬條是很多的時候,可以告訴你,日本戰前的最大辭典——平凡社《大辞典》收錄了多達75萬條

日語詞彙的龐大,其中一個原因是日本人以不同的詞語代表當中相近但細微的意思,例如︰「買い物」與「ショッピング」都是購物,但後者給人感覺較新潮。「牛乳」及「ミルク」都是一樣。

有趣的是,日語當中表達季節及大自然的詞彙特多,如「春雨」﹑「秋雨」﹑「梅雨」﹑「五月雨」﹑「時雨」﹑「糠雨」﹑「涙雨」等不同時節的數不清的「雨」的說法。而星象﹑礦物等的詞彙則相對較少,由此可知日本的地理狀況,又或是日本人對大自然的熱愛

另外,日語表現心理﹑感情的詞彙非常豐富。不同的詞代表了微妙的心理變化,所以有人喜歡日語,就是喜歡這種感情的表達。例如羞恥時的詞彙有︰恥ずかしい、決まりが悪い、みっともない、照れくさい、間が悪い、照れる、はにかむ等,所以難怪日本文化又被稱為恥感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