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二零一一年(平成二十三年)

雖與香港相隔二千多公里,但吉祥寺的天空仍然常在心中,縈繞不息。

一直抱著夢想,追尋理想,今天,終於站到了通往理想的起跑線上。

今後要學習的,已不止是日本語……

今後Roy要跟你們分享的,比你們所想像的更多。

土曜日, 10月 11, 0020

第十三天︰代代木公園

今天又去了原宿,不過為的是明治神宮及代代木公園。

JR原宿駅發現了好東西﹗紀念印台
CIMG3906

總共77個車站,每個車站的特定位置都會有印章可供留念。但原宿這個印真的是太淺色了﹗無論如何,現在開始路過這些車站,就像尋寶一樣找它們出來吧﹗

原宿駅表參道口真面目,香港永遠也不會見到這樣的車站
CIMG3907

中午吃了柿家鮨壽司,由於位於原宿,裝修比較豪華關係,價錢也比一般的高了一點。所以為了省錢關係,只揀了最平的那些來試試。

要從原宿站進入明治神宮,先要經過南參道,一條佈滿踏上去沙沙聲的碎石的小路。進入之後你會發覺到從大城市隔絕了的那種神奇氣氛。日本就是有這種好,喜歡購物可以去表參道,我則比較喜好佈滿樹木的綠色美。

CIMG3909

南參道走到明治神宮也要五六百米,大概用15至20分鐘吧,但沿途的景色真的值得人用心欣賞。途中有文化館售賣紀念品,也有酒桶酒樽等紀念明治天皇往績之物。

叢林中別有天地
CIMG3913

CIMG3914

CIMG3915

鳥居,傳說是分隔俗世與神住的地方。往前走便到神宮了
CIMG3917

足有12米高
CIMG3926

放入5yen("go-en"代表有緣)參拜後,返回神宮橋前,向代代木公園進發。代代木公園從前是東京舉辦奧運時的選手村,之後改建成公園予市民使用。代代木公園非常廣闊,我自己也不夠時間走完一圈,不過從相片中也可得知風景有多美了。

CIMG3936

CIMG3959

CIMG3969

此外公園最大特色,就是星期六日會有不少人在此表演;與其說他們是為了賺錢,倒不如說他們是自得其樂,是一班純粹喜愛音樂的人。即使沒有觀眾,他們仍會繼續唱。不過,有的真的唱得很不錯。還有很多表演雜耍同好﹑情侶拍拖﹑一家人朋友聚會﹑放狗等……香港的公園沒有可能有這樣的氣氛吧。

桜新町(Sakura-Shinmachi),只用結他自彈自唱,蠻好聽的,原來已成立十年了
CIMG3941

公園中的情侶
CIMG3947

國立代代木競技場,遠見有人排隊,排甚麼呢……
CIMG4034

原來是女子摔角
CIMG4035

之後往表参道ヒルズ(表參道hills)走,內裡的名店不用說也不合我心水,反正我使費有限嘛,成百蚊杯朱古力我喝不起呀。不過不愧是名師設計,內裡構造成螺旋形,簡潔明淨。走過一圈後天色漸黑,也就回去繼續溫習了。

金曜日, 10月 10, 0020

第十二天︰淺草老外特別多

雖然現在沒有之前上班時那麼忙,但時間仍然好像不多夠用。除了上學外,放學後還要到處探險,回去後要自己做飯﹑洗燙衫﹑溫書,全部生活要自己「一腳踢」……比大學宿舍生活更難的是,我要每日檢討自己的使費,這裡的消費遠比香港高得多,尤其是交通,無論是JR﹑地下鐵﹑巴士也好,交通絕對是燒錢的行為,但不坐又不行,無理由踩單車去新宿呀。

今天不用回學校,因為是學校的入學式。入學式位於中野區的ゼロホール(Zero Hall)舉行。今天由於是計出席率的關係,所以台下也坐滿了學生。我揀這所學校的原因,是因為這裡很多韓國人,跟他們溝通一定要用日文,從而迫自己多講。不過看來從香港來的只有我一人,要跟他國的學生交朋友看來要多多努力了。

CIMG3805

入學式也是一貫的校長致辭﹑學生教師分享等。其中令我特別期待的是十月尾的全校往箱根旅行。十一時多便放人了,之後決定往淺草看看。說起淺草,一定是日本的標誌之一——雷門寺。

地下鐵銀座線淺草駅的紀念鐵軌,從1927年通車用到現在
CIMG3808

還有這個マーキュリー像(Mercury像)
CIMG3809

雷門寺正面
CIMG3816

雷門寺的燈籠比我想像中大得多
CIMG3821

仲見世通,是往神社的必經之路。很多日本傳統的工藝品﹑食物和麵包超人也可在此找到。我也買了一串自製年糕嘗嘗,外脆內軟,不過比較燙口(100yen)。仲見世通因為是必經之路,各地而來的遊客,包括不少老外及香港人也在此。所以這裡雖然佈置得相當日本傳統風味,但卻常聽到英文跟廣東話。

仲見世通り
CIMG3823

自家製年糕「串ぬれおかき」
CIMG3826

麵包超人可是淺草名物之一
CIMG3832

穿過仲見世通り,見到很多燈籠
CIMG3839

聽說將爐裡的煙往身上潑會為自己帶來福氣……放心,雖然眼見不少人往自己潑,我沒有這樣做
CIMG3848

參拜前先要淨手淨口哦
CIMG3849

方法︰
1. 心無雜念
2. 先用右手拿起勺,洗左手
3. 左手拿勺洗右手
4. 用手勺水漱口(可選擇性不做,因為好像是普通水喉水)

遠離大路人群,轉而走比較有下町風情的街道。到了一間看似是老鋪的拉麵店門前,想試試它的味道。內裡佈置真的像做了數十年生意︰照明是用令人發熱的電燈膽,老舊的煮食用具﹑木製的檯凳……最重要的還是它的叉燒拉麵(450 yen=約$35.1)跟皮是自家製的餃子(180 yen=約$14)。

CIMG3870

CIMG3874

下町一帶,指淺草雷門的周邊一帶,我閒逛了西北方的街道,真的很富七八十年代光景。平日的關係,人也不多,我想多是老街坊吧,就連光顧麵店的想必也都是認識的或是附近的人,所以我一進去,就顯得格格不入了。遊客也來這裡,有點不可能吧,就是這種感覺。

元綠壽司的正體「元祿壽司」
CIMG3867

吃飽坐つくばエクスプレス(築波Express),乘兩個站往秋葉原(但好貴,兩個站要200yen,之後還要貴,坐至終點築波要1150yen=約$89.7!)。秋葉原,一個也不用我多介紹的地方,相信不少人都是因為《電車男》而認識這裡。這套劇也成功地帶紅了當地的萬世橋,即是主角山田剛司和愛馬仕小姐散步的地方。

萬世橋
CIMG3891

秋葉原最多的,除了中古電器和電子產品,就是動漫及メイド(maid女傭/僕人)了。電子與動漫產品交錯的JR電氣街出口,可以見到很多maid在派自己的maid cafe傳單,還有男扮女裝的角色扮演同好者……在這裡見到甚麼也不會覺得驚奇。

電氣街附近
CIMG3889

這個令人懷念呀,新番紅白機,真的可插帶玩,不過要近3000yen(約$234),為甚麼不用PC模擬器玩算呢?大概就是插帶接駁電視的那種實感吧﹗
CIMG3899

P.S.終於在秋葉原唐吉訶德買到傳說中的剃鼻毛機﹗這樣就不用自己剪鼻毛了~~

木曜日, 10月 09, 0020

第十一天︰下北的廣島燒

下北(shi-mo-ki-ta),就是下北澤(shi-mo-ki-ta-za-wa),東京人給它起的簡稱。

CIMG3791

認識下北澤,是自從年頭於三聯書局看到《下北澤》一書開始的。雖然沒有看罷該書,但發現了原來這裡崇尚自由創作風氣,不期然想來看一下究竟。

這間老麥,真的有點掃人興的感覺……感覺到這個所謂充滿平民色彩的區域,無可避免地逐漸被侵蝕中……
CIMG3794

商店街有一間特別的店叫Village Vangard,內裡有充滿文化氣息的產品(像東京文化觀賞地圖)﹑也有古靈精怪的(手錶﹑懷舊紅白機時代遊戲)等,逛這裡的感覺,明顯跟華麗裝修的大商場截然不同。這裡充滿異於一般主流的大堆頭(叫次文化吧?)

午飯到了一間叫安芸もみじ亭(安藝紅葉屋)吃廣島燒。這次還是我頭一趟觀賞師傅製作廣島燒,所以無論如何也想座櫃台前的位置。見到師傅先煎麵漿加菜再煎麵餅,對我來說確實是大開眼界的體驗。

長蔥廣島燒lunch定價850yen(約$62.1)
CIMG3793

下北澤的廣島燒有很多間,為甚麼選這間?其實只是隨便跟旅遊書所說,又見中午時分人不多不用等便進去了。跟一般人觀念不同,人不多的大概也好吃不到哪裡吧?非也非也。

走到北口,也許有點累了,還是決定回去嘆咖啡看小說。

這裡有不少劇場哦
CIMG3796

下北澤一番街
CIMG3802

水曜日, 10月 08, 0020

第十天︰中華蕎麦麵

今天上的課,講哥倫布讓雞蛋豎立的故事……想不到還有作文,要作到日本之後讓人感到「原來如此」的日本人/事。大家經過討論整理之後,得出日本人都有禮貌﹑但太著重形式化之類的感受……詳細略過了,反正大家都應該知道。

今天不去別的地方,直返吉祥寺買郵票寄postcard以及吃價錢較大眾化的中華そば(soba=蕎麦麵)。一般說起蕎麦麵,都會想到是冷的(ざるそば=zarusoba),但是這個中華そば是指像拉麵一樣熱辣辣的,不過用的麵是幼身的蕎麦麵,盛惠390yen(約$28.5)。雖然肉只得兩塊,但在轉涼中的天氣下吃碗熱辣辣的麵,的確整個人也暖和起來了。好像還有餃子套餐,不過還是留待下次吧。

所謂中華料理,並不是真正的中式菜,而是被日化了的中菜。例如中國人不會像日本人一樣,將飯和餃子一起吃,又或是在麻婆豆腐加入唐辛子等,但可算是各有各食法啦。

開始做日能試pastpaper了,不然真的會來不及了。現在每天都有讀日本經濟新聞(報紙)的習慣,最近的新聞總是放火事件﹑小島女士被殺事件﹑日經暴跌還有日本人得到化學諾貝爾獎等……

每次見到這幅圖也會想笑,不明白的話可以自己查一下(原本為とまれ)


Tokyu Hands有這個貼紙賣啊。

火曜日, 10月 07, 0020

第九天︰池袋東急手

之前寫的\100﹑\300等,其實是100 yen及300 yen,因為日式鍵盤的\是yen,所以沒有為意之下就打了出來……下次還是用回yen吧。

第二天正式上課……開始可以跟同學們打招呼,在此亦簡單介紹一下我上的課吧。其實基本上全部的日語學校也是分上下午制,即是說只有半日上課,方便下午溫習/到處擴闊自己的眼界。早上的四小時, 一小時漢字/片假名,基本上也不會太難;一小時一級文法,這部分最有用,因為現在不好好記的話便來不及了;一小時日本課本,有助增強閱讀理解能力;一小時其他說話/討論訓練,這部分也很有趣,因為我覺得既然大家從各地到來日本學日語,就不應怕甚麼,盡情發表盡情進步就行了。

下午到池袋,繼新宿渋谷之後又是一個大車站,所以花了少許時間認路。想吃無敵家拉麵,但是平日中午居然也有不少人等,還是下次吧。今次去了一間叫「大江戶」的迴轉壽司店,標榜築地直送,每碟136yen(約$9.9),難道真的正如此店所說,安心價格?是不是良心品質呢,要試過才知道了。結果還不錯,真的蠻新鮮,不過看來日本的迴轉壽司差不多是完全自助,就只差沒有讓顧客自行將錢放進收銀機內而已。

食完之後看看有名的Tokyu Hands,這裡專賣古靈精怪的家品玩具,看罷後你真的會不得不服日本人的創作力,有USB玩具,插入後隻狗會不停做掌上壓的腹肌狗;有電子魚缸/蟻竇;有stopwatch係玩看誰最接近5秒按下,這樣也可以玩一餐。還有一比一星球大戰激光劍﹑Harry Potter魔杖等,古怪啤牌﹑遊玩用廁紙等,大開眼界。上面的文具部更有不同的搞笑貼紙,目不睱給也。

行完一轉後也差不多時候返去溫書了,明天再續。

下午的池袋
CIMG3778

Sunshine City
CIMG3782

池袋駅東口
CIMG3786

月曜日, 10月 06, 0020

第八天︰中野Broadway

今天的課堂比較正常了,原來上星期的班只是臨時測試大家的能力,尚未正式分班。今天開始一班的,才是要一起共渡三個月的同學們。不過上學的地點於學校的「別館」,即是說距離車站又要走多一點路了。

去拜訪秋葉原之前(說不上是朝聖,因為我真的不熱衷動漫),決定先去一去學校附近的「小秋葉原」——中野Broadway。

CIMG3762

好多燈籠
CIMG3763

CIMG3767

中野雖是舊區,但舊東西都會有曾經光輝的一面。中野Broadway於60年代原來是非常出名的高級住宅,可謂「60年代版六本木hills」。現在的Broadway雖然是舊了點,但是仍可隱約見到昔日的繁華味道。當然最重要的是,在這裡二樓全層的動漫聖地「Mandarake」(まんだらけ,意即「一味淨是漫畫」)。這裡有很多舊版動漫公仔﹑卡﹑模型等,足夠人逛上兩三小時。

值得一提是有一間古董店,專賣我爸媽那一代小時候的玩具。那裡簡直是「爺爺的儲物室」,很多東西好像立體電影玩具(用兩幅相經過類似放大鏡的工具合成)﹑鐵皮公仔﹑發條玩具……

舊到發霉的也可在這裡找到
CIMG3770

中野Broadway地下街,也有很多東西賣。可能是舊區關係,有些東西如零食真的比較平。好像明治86%朱古力,也不用\100,條裝餅也只是約$4-5一條。麵包也是$5-6一個,算平的了。Broadway與隔鄰サンモール(Sun-mall)連接,サンモール也與吉祥寺サンロード(Sun-road)一樣是有蓋商店街,直到中野駅。

日曜日, 10月 05, 0020

第七天︰三鷹市嘉年華

星期天的井之頭恩賜公園,跟平日的果然另有一番景象。

CIMG3677

CIMG3681

來日本之前其實都略略調查過,星期日公園內會有像跳蚤市場的檔攤擺賣,像維園一樣啦,雖然沒有那麼多檔,但是這個公園也有其出眾之處,就是除擺賣外,還有很多不同的表演者,而且他們是出自一顆表演的心,絕無商業成份﹗其中包括︰

夾band
CIMG3685

像riverdance一樣的踢嗒舞
CIMG3700

二胡叔叔
CIMG3717

跟著漫畫講故事的人(路過的都說懐かしい!=真懷念呢),最初經過時被嚇一跳,以為是神經病
CIMG3683

樂也融融的一家三口
CIMG3691

還有公園管理員,看似是宣傳外來生物法。因為井之頭的水池有外來生物(如其他品種的魚)入侵,導致公園生態環境受到影響。所以才叫人們不要隨便放生,要好好守護這個公園。

CIMG3676

於公園長凳上看了一會書,再走過公園西面,見到三鷹市有各國文化嘉年華,於是順道看了一下。簡直是人頭湧湧呀,很久沒見過這種場面了。有吞火雜技表演﹑有各國美食﹑有模擬地震車……嘗試了牙買加的ジャクチキン(雞肉包\500=$36.5)以及巴西的烤腸(\300=$21.9)。

地震模擬體驗,大排長龍,教導市民正確的避難方法
CIMG3735

巴西美食
CIMG3752

食飽後返回公園,到吉祥寺北面。本想到郵局買郵票,但是看到關門了……結果去了買晚飯材料。今晚吃椰菜+菠菜+豬肉鍋︰
CIMG3755

回去時看到這個,好奇試了一下,任你洗洗眼鏡機︰
CIMG3754

到目前為止已在日本過了一星期。印象最深刻的有︰
1. 日本扶手電梯是左企右行,跟香港完全相反。(關西則跟香港相同)所以最初數天都阻人前進。
2. 月台比較窄,但人又多
3. 門檻比較矮,大概是想你每次入房時都養成低頭的習慣
4. 韓國女仔真係比較憧憬愛情,有時幾令人頂唔順
5. 居然俾人響渋谷問路,但係那時候我也是第一次到那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