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二零一一年(平成二十三年)

雖與香港相隔二千多公里,但吉祥寺的天空仍然常在心中,縈繞不息。

一直抱著夢想,追尋理想,今天,終於站到了通往理想的起跑線上。

今後要學習的,已不止是日本語……

今後Roy要跟你們分享的,比你們所想像的更多。

木曜日, 5月 07, 0021

商業日語能力試

一直也知道有這樣一個考試,不過聽說回來最好有二級以上的程度才好去試,所以一直也沒有放上心……直至最近興起了收集能力試證書的念頭,才再研究這個BJT。它像JTEST一樣也是同一份卷分不同等級,由最低的J5至J1+為最高級,基本上聽說回來考到JLPT一級也不一定會考到J1,因為BJT考的不是普通日語,是非常著重商業和聆聽方面,JLPT一級只是針對某些文法問題搶分,但好些題目都要求應考者有一定有商業常識,所以此試不易考啊……而且也不便宜,一次要$650大洋,而且沒有past paper做(都找遍了就只有官方的一份模擬試),真的是放手一搏……

6月21日。




這是社會的錯嗎?東野圭吾《手紙》

早前問學日文的朋友借了些書來看,其中一本正是我喜歡的作家東野圭吾所寫的。《手紙》其實是他未拿直木賞出名前的作品,應該是他當時正嘗試不同的題材,希望於文學界殺出一條血路之時。《手紙》講述一名叫武島直貴的少年,他的哥哥剛志因強盜殺人罪被判監。直貴的人生從此改寫。

這小說所寫的正是日本社會(我想不止日本)的所謂「差別」問題,「差別」日文解歧視。本書跟《流星之絆》,即與描寫受害人家屬的角度相反,本書描寫的是加害者家屬在事件後的生活,如何被人遠離,不平等對待等。由掙扎至絕望再掙扎,夢想﹑戀愛,一一受到阻礙,作者將主角直貴由眼前的機會,一下子就被打進了絕境,真夠殘忍了。

不過,這是差別社會中有關人等永遠不能逃避的命運。究竟應該堂堂正正地生活下去?還是抱著逆來順受的心態?到頭來我自己也搞不清了。不過如果這本書可以引起社會的討論,那絕對是一件好事。值得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