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微細雨,照相也很麻煩

我是第一次來京都,之前在香港也聽聞過這裡有很多的寺廟,但在文化保存上日本人比中國人做得好得多。第一站是建仁寺,這裡的守護動物為野豬,到處也可以見到野豬像。我們一行四人,分飾著不同角色︰我是負責問路和解決大小問題的領隊,還有一個導遊﹑兩個攝影師。所以我也毋須拍太多照,只消專心觀賞景色。
京都橫町



之後是高台寺和八坂神社。高台寺是豐臣秀吉夫人北政所寧寧為思念亡夫而於1606年修建的寺院,也是寧寧晚年的居所和去世後的墓地。



第三站就是聞名的清水寺。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,建於公元798年,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,是由相傳唐僧在日的第一個弟子慈恩大師創建。1633年重新修復至今。我們要從五条坂站下巴士再上一段斜路才能到達。當知道這所寺院建築時沒有用過一根釘子時,踏在清水舞台上的感覺,不知說是奇妙還是害怕……

只能影到冰山一角

許願板,也畫得很可愛嘛

午飯是傳統京豆腐料理,即是整道菜有形形色色的小料理,賣相看似精緻又剛好夠飽那一種。其中的湯豆腐,原來是水煮的菜加上豆腐而已,至於為甚麼值那麼貴(整個套餐3100yen=約$248),可能是當中的禪味吧。



下午時間不多,所以遊了二条城再回酒店check-in。二条城建於公元1603年,是德川家康幕府將軍的權力象征,周圍建有護城河和城牆。正門稱東大手門木造結構,上雕有金菊徽、鳳凰、老虎等圖案,與中國的木牌坊相似。城內主要有黑書院和白書院。值得一提的是城內名為“鸝鳴地板”的走廊,人行走其上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聲響,是幕府統治者為保全自身安全而設的報警機關。由於我們進場時已是四時(五時關門),所以也匆匆地走了一圈再拍照。
護城河

開始有紅葉了,來得正好

這裡跟東京一樣,也是日照短,所以下午五時半已有夜景。Check-in後乘巴士返回京都駅,到附近的京都タワー(京都塔)。這個完全不能跟東京鐵塔相比,外型像一根蘿蔔的問題也不大,但內部裝潢就十分八十年代感覺了,可能這裡就是比較古老的京都吧,跟東京車站完全是強烈對比。唯一比東京鐵塔優勝的是,京都塔的望遠鏡是完全免費的,當然這裡有一個問題——周圍的居民如果打關窗口望得見這個塔的話,那就要恭喜他,因為這個窗必須終日關上,否則甚麼私隱也沒有了。

晚上從伊勢丹百貨買了一些打折了的食品來吃,在別人已關門的店舖外借檯站著吃壽司,真是我們才做得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