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自一本叫《日語知識百題》(北京大學出版社)的書,因其內容有趣,所以寫下來給有學日語的人分享︰
日語與漢語,似是有親戚關係,實則截然不同。漢字並非日語的全部,日語除輸入了漢字外,還有很多來自英美法德的外來語(以片假名表示)。
來自德國的,多是醫學用語﹑登山用語及哲學術語,例如︰
カルテ
テーマ
イデオロギー
來自法國的,多是藝術﹑服飾﹑烹飪相關用語,例如︰
アトリエ
デッサン
オブジェ
意大利語的外來詞則集中於音樂方面,例如︰
オペラ
アレグロ
フィナーレ
有些外來詞,被日本人加以漢字,如︰
club→クラブ→倶楽部
catalog→カタログ→型録
都是音與義巧妙結合的典型例子。
由外語大量湧入的情況可見,日語跟其他語言所不同的是,它的詞彙數量,遠比其他語言多得多。根據單詞量及理解程度的統計︰
如果你掌握了5000個基本詞︰
那對英語文章的理解為︰93.5%;
法語︰96%;
漢語︰91.7%;
日語只有︰81.7%
在日語要達到90%以上的理解率,最少要記一萬個詞彙。
另外,當你以為我們中國的廣辭苑收錄了23萬條是很多的時候,可以告訴你,日本戰前的最大辭典——平凡社《大辞典》收錄了多達75萬條。
日語詞彙的龐大,其中一個原因是日本人以不同的詞語代表當中相近但細微的意思,例如︰「買い物」與「ショッピング」都是購物,但後者給人感覺較新潮。「牛乳」及「ミルク」都是一樣。
有趣的是,日語當中表達季節及大自然的詞彙特多,如「春雨」﹑「秋雨」﹑「梅雨」﹑「五月雨」﹑「時雨」﹑「糠雨」﹑「涙雨」等不同時節的數不清的「雨」的說法。而星象﹑礦物等的詞彙則相對較少,由此可知日本的地理狀況,又或是日本人對大自然的熱愛。
另外,日語表現心理﹑感情的詞彙非常豐富。不同的詞代表了微妙的心理變化,所以有人喜歡日語,就是喜歡這種感情的表達。例如羞恥時的詞彙有︰恥ずかしい、決まりが悪い、みっともない、照れくさい、間が悪い、照れる、はにかむ等,所以難怪日本文化又被稱為恥感文化。
3 件のコメント:
interesting!
日語詞彙數量咁多...
大変ですよ。
因為呢排冇野做借左d書睇……先知咁多野
コメントを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