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今次是趁著周末周日去玩兼去考試,所以必須用盡時間,早機去晚機返。
早上八時機,check-in後例牌到機場大家樂吃早餐,雞扒腸仔蘿蔔糕,之後上機又再吃飛機早餐……東方航空還是第一次坐,雖然是小型飛機,但還算安穩啦……結果早餐還是蘿蔔糕。至於娛樂,因為是小型飛機,電視不是私人的,而且全程只兩個多小時,轉眼間便到了。

到浦東機場後,好友Edward還在往機場途中,於是在等他期間買了電話卡,$150儲值卡即時放入手機。原來浦東機場廣播日本航班時也會以日文廣播,這一點比香港做得好,相當貼心。會合後我們乘巴士出機場,一路上談了很多上海的事,例如出來如上海般的城市的生活,原來他們不用交家用給父母,也不用儲錢,而且食住和交通也很便宜,所以雖然他們月賺數千,也很好使費。未來數年上海樓市也會繼續向好。
第一站是虹口區,原來這裡是於上海的日本人聚集的地方,亦是和日本友好的魯迅故居所在地。吃完日式烏冬午餐後(我要的是咖哩烏冬,大大碗24元,人民幣,下同),進入魯迅公園參觀。這裡除了魯迅碑和附近的虹口體育館之外,就有很多中日友好的東西。
來到上海第一餐就是日本料理——九牛一品

來年世博吉祥物海寶,之後大把機會見到

魯迅公園,很多人三五成群討論,最初我還以為有人「被人圍」……

虹口體育館

魯迅紀念館,入場免費

進入魯迅紀念館看看,不用錢的,就進去參觀吧。之後又到了隔鄰的魯迅故居。有趣的是,故居位於某弄(「弄」是指橫街窄巷,英文是lane)之內,一點也不起眼。入場費每人8元正,付費後有兩位職員帶我們參觀,像看示範單位一樣,加上專人廣東話解說,也蠻值得的。
魯迅像

中日友好時計台

接著到多倫路名人街,所謂名人,Edward說其實是「魯迅 & friends」,不過當中有一間古玩店,真的收藏(其實也有賣,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買)很多古董,當中有很多真的會令我們這一代人大開眼界的物品,包括毛主席的「最高指示」﹑「重要指示」紅色本子,還有皮包(這是「為人民服務」包包的祖先﹗)
名人街入口

名人街內其中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築——中式教堂

走出多倫路,終於要乘搭地鐵到南京西路了,上海的地鐵當然比香港的規模更大,一至九號線(七號線建設中)共數百個車站,難為他們每天迫地鐵要比我們坐更多站……不過他們的車費確實比我們的平一截。車廂環境其實頗乾淨,可能只是一時間看不見Edward所講的地鐵百態……老實說,轉車的人流和香港是一樣的,不過秩序上真的還欠了一截,上海有來自中國各地來打工的人,許多人也是爭先恐後,和大聲叫親人上車的情況,比比皆是。相比起來,香港和東京禮儀方面算是拉得很貼了。
不像是一個車站——東寶興路站
順帶一提,上海由於沒有甚麼地名,站名多是以道路做名字

上海軌道交通路線全圖,還有多條線建設中

乘地鐵後即掃小吃街,這是將菜和豬肉包起來的肉夾膜

同場加映小楊生煎館,皮脆多汁,來到上海不可不吃

到了南京西路,我們慢慢走過人民廣場,再向南京路行人專用區進發。一路上我也煩著要買甚麼手信回去好,Edward便跟我大吐苦水,說在這裡根本買不到可以代表上海的禮物。進了手信店舖,全是那些糕點﹑澳門餅食……那我去澳門,不,香港也買得到啦,幹嘛走上來買?(後來我們談到以自家設計路牌來殺出一條手信血路,因為上海根本沒有人這樣做,我也不知是否他們不懂變通了……)
一路上有龍珠雷達一樣的公廁導向圖,貼心設計,香港可考慮引入
有的還會顯示現在位置與公廁們的距離

步行街入口,基本上很多人拍照,所以沒有拍

南京路行人專用區,到了晚上更五光十色

東亞飯店,與陰雲不散的海寶

嗯……我知道了

從外灘遠望明珠塔

一張上海公交卡,除了可以用來搭地鐵外,還適用於其他交通公具,包括我們乘坐由外灘往對岸的過黃浦江渡輪。渡輪有趣的地方是後排可以讓人站立,但沒有扶手,就像跳舞室一樣空曠,可以想像搭渡輪上班時擠人的情況……
到了對岸天色已深,竟然下起大雨來(其實也不是竟然,只是我沒有帶傘),要兩人一起分享一把傘……於正大廣場吃晚飯,兩人叫了烤芙﹑豆腐﹑炸蘿蔔絲,湯麵等等,共96元,吃得很飽,也不錯啦。
山椒牛肉湯麵

烤芙,比家裡的要甜一點

走過的士站,上海叫揚招點,本來想乘車的人一按掣,上面的燈會亮,是很貼心的設計,正當希望香港引入之際,抬頭一看……為甚麼這樣也可以串錯字……真是貽笑大方

在乘地鐵回Edward家途中,竟然遇到了一件奇事﹗話說上海地鐵有一個傳奇人物長期流連,人稱胖老師。聽說他以前是某企業職員,被人迫走後在地鐵教人英文,四周找人大談人生哲理,當然,不排除他精神有問題,但是我覺得他可以和香港代表曾灶財看齊。話說我們在乘搭一號線往莘庄,誰知在其中一個車站,有位人兄(其實也不是很胖啦)二話不說跳了上來,還第一時間跟我們搭訕。起初也不以為意,但因為之前曾聽Edward講過……
「佢唔會就係傳說中嘅……」我不禁問道。
「冇錯,你今日真係好彩呀。」
胖老師更主動說自己懂七國語言,問我懂不懂日文。哈哈,雖然上海人可能平素對這位老師見怪不怪,但當我衝口而出說了句「え、ちょっとできますけど」(唔﹑稍微懂一點點吧),我感覺到車廂裡的人都不禁笑了起來。結果就這樣談了十分鐘,他用日文問我知不知道「腐敗」(ふはい),真是每日一生字,我相信他比很多日文一級人還要強……見到他這樣子真是太可惜了。
雖然明天還要考試,但兩人一起閒談看TVB新聞也頗開心的,在上海有這樣大地方住真不錯,雖然真的會比較寂寞……
上海的硬體方面可能比香港還要好(先不管建設質量),但軟體﹑人的素質方面,不是自誇,事實上和香港﹑東京還差了一段距離。事實是這樣,但香港人也要擔心一下,自己可能真的會被上海人追過頭,到時香港可能會一點不剩了。有競爭才有進步,大家也不要鬆懈。